2008年12月2日 星期二

北極態啟事

【北極態的啟示】  
日前觀賞國家地理雜誌頻道的北極熊生態特輯,對這些保育類動物有著鉅細靡遺的寫實報導,尤其在介紹幼熊發展過程時,使我內心不禁有所感觸。北極熊平均年齡卅歲左右,相對於人類七、八十歲的壽命,約十至十八個月大時便需開始學習如何在現實環境中求生存。

通常母熊會擔負起養育、教育的責任,待春初冰雪融化時,便帶領孩子們學習以掌破冰的狩獵技巧,守株待兔,藉以捕捉浮出水面換氣的海豹;強迫小熊下海練習游泳、浮潛,增長其粗動作技能。

陪伴小熊玩追逐遊戲,藉撕咬、踢踏、拉扯、丟接麋鹿的腿骨來強化視動協調能力與靈敏性,待發育健全與技巧純熟後才能真正獨立。

就因為母親平時的細心照顧與督導,故彼此感情深厚,即使母熊被麻醉槍射中昏倒,小熊也是守著母親身旁,望著倒臥的軀體哀號,讓人為之動容。近來由於海洋汙染嚴重,研究人員發現,北極熊也面臨間接受害的生態浩劫。由於其身處食物鏈上層,故長期捕食海豹、魚蝦等生物的結果,使其體內累積高濃度的汞、多氯聯苯等有毒物質,不僅嚴重損害其生理健康,造成機能障礙,且新生小熊夭折率高,甚至出生後因動作、感覺、社會適應等功能的發展遲滯,無法承受大自然殘酷的競爭、淘汰,根本來不及長大便死亡。據估計國內每一百名幼兒中即有六至八名的發展遲緩兒童,比例有偏高趨勢,致病原因錯綜複雜,除基因遺傳、產程不順(如臍帶纏繞、吸入胎便所造成的腦部缺氧)等外,與環境的汙染、感官刺激缺乏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。

然而研究發現,若能早期發現,早期接受治療,其效果是相當顯著的,尤其在三歲前所作的早期療育,其一年的療效等於三歲以後十年的療效。

話雖如此,但在臨床經驗中,部分遲緩兒家長卻因缺乏相關衛教觀念與非理性的思考、信念作祟(如前途無亮的絕望、家醜不外揚的自卑情結、眼不見為淨的鴕鳥心態等),不僅生活調適困難(例如離婚、虐待、遺棄、自殺等),且因此錯過孩子接受治療的黃金時機,反使日後照顧更為困難。而北極熊雖為野獸,但除哺乳、覓食以提供幼熊溫飽外,並循序漸進培養孩子謀生技能,且全程參與其中,用心良苦,善盡教養職責,其表現比起人類真有過之而無不及。

可是公害所帶來的存亡危機,卻因有限的人類救援、改變徒能坐以待斃,或許熊媽媽對於孩子的早夭也是無可奈何,即使她已盡力。

目前醫藥科技發達,相關醫療資源充足,發展遲緩兒不若以往求助無門,任其殘障程度加重,到了義務教育時期只能被學校拒絕,徒生家庭負擔。為了孩子好,家長除應認知改變,坦然面對現實外,更要積極建立相關社會支持系統(尋求親友、政府機關、醫院、學校、社團等的協助)。唯有做好個人情緒管理,徹底了解孩子的需求與困難,建立良好親子關係,並付出更多的愛心、耐心、信心,才能讓發展遲緩兒接受最完全的愛護與教育,使其潛能充分發揮。畢竟比起北極熊的遭遇,我們不是慶幸多了嗎?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來源
http://www.jdps.tyc.edu.tw/pubasp/Hot/WP_Show.asp?N=340

沒有留言: